• 拼搏

  • 奉献

  • 和谐

  • 快乐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报告  >  正文

王耀南院士受邀出席2025中国具身智能大会

时间:2025-04-01     浏览量:

3月29-30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5)在北京海淀成功召开。作为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盛会,本届大会以“具身前沿、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顶尖学者、产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突破与产业落地路径,为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 具身智能专委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联合承办。旨在进一步推动具身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具身智能事业迈向新高度。

大会现场

大会邀请了具身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分享行业最前沿的智慧和经验。其中包括:国务院参事、CAAI 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于海斌,CAAI 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CAAI 自主无人系统专委会主任、安徽大学校长、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孙长银,CAAI 组织工委会主任、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马利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科技委主任王大轶等专家学者和重要嘉宾。CAAI 监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受邀出席会议,并做题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                

    

  王耀南院士作报告

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机器人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有望颠覆传统机器人的开发范式,AI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技术应用。王耀南院士展示了团队自主研制的湘江时代R1-双足人形机器人、5G工业互联网+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腔镜手术机器人等最新科研成果,并表示未来AI大模型将成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感认知—规划学习决策—任务执行的自主控制系统核心,机器人能够通过对话理解人类意图,并能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人类反馈。可适应多任务和多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现在仍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和产业化落地的难题,仍需要科技和产业界勠力同心,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大发展。

大会程序主席、CAAI 具身智能专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杨易代表专委会发布了“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此次发布的“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是国内首次系统性地梳理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路线图,分别为:多模态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学习、具身大模型、具身世界模型构建、具身操作、具身导航与路径规划、具身人机协同、群体具身智能、具身知识推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具身智能仿真到真实环境的迁移与泛化、具身智能安全、具身对话与交互、具身强化学习与自适应控制以及具身意识与情感。

本次大会还组织了20场专题论坛和圆桌对话,既包括“具身大模型”、“世界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热门研究方向,也包括了 “具身触觉”、“具身智能体视觉语言导航”、“具身智能与持续学习”、 “具身智能系统安全” 等基础技术主题,还包括“生物启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深空探测具身智能”等交叉学科主题,以及“汽车具身智能技术”、“城市具身智能”等应用场景主题,构建了一个兼具高端性、专业性与全覆盖的学术交流平台。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